埃及游记


1月27日 亚历山大

1.落地

经过约6小时飞行,于埃及时间1月27日11:30,抵达亚历山大机场。跑道边上遍地杂草乱石,而迎接我们的候机大厅,还没野三坡的火车站体面,真愧对埃及第二大城市的名号阿。

PIC:临近亚历山大时,从飞机上俯瞰蜿蜒的尼罗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尼罗河三角洲集中了全国70%的耕地,从飞机上看,一块块田地摩肩接踵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亚历山大上空漂浮着一小团一小团的云朵,连成一片,盖住了整个城市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不加修整的亚历山大机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这间小屋,就是航站楼了。

正不知如何入境,在地接待的旅行社派来一个小伙子,他真不嫌麻烦,帮所有人填好了入境卡。候机厅只有一个窗口,我们排成一大队,交出护照,盖戳,入境,终于踏上梦寐以求的埃及土地上啦。

取完行李,有人看见厕所就径直走进去,眼见她推门进去,转眼又出来了,抱怨:有人守着,给小费才能上。另一人不信这个邪,要生闯,才进去,也乖乖出来。守男女厕所的两位大姐走出来,一人霸着一道门,眼角斜看我们一边嘀咕。刚下飞机,谁也没有埃镑,总不能把百元美钞给她找钱吧。有人灵机一动,说:给清凉油。对啊,据说,埃及人民酷爱中国的清凉油,用来做小费,他们再高兴不过了。翻包找出清凉油,递上去,居然被拒。我开始担心带来的十盒清凉油的命运,难道在埃及毫无用武之地?

 

2 .导游阿彪

出了机场,上大巴,开动。坐在最前排的埃及人回过头,手拿麦克风,一口中文说的倒是流利,就是有点变味。他说自己姓胡,和胡锦涛一个姓,叫胡塞穆,我们大笑。接着话筒递给他旁边,原来这位才是我们的正牌导游,他刚介绍:我叫阿彪,大伙都笑起来,接着说:阿拉伯人叫什么名字的最多?默罕默德,意思是感谢真主,我的埃及名字是汗地,意思是真主感谢我。汗地,阿彪,即使在不同语境,却透露出相同的彪悍混不吝。

道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椰枣树,看样子和椰子树应该是近亲,相公瞎说:生在土地肥沃的地方,发育健全,就是椰子树,埃及土地营养不良,只能结出小小的椰枣了。道路边、田地旁、城市里、河畔,全埃及遍地都是椰枣树。我们早在迪拜就尝过腌制的椰枣,甜的厚重、发腻,近似果铺。

想来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都是农村,满眼简陋的平房,正觉得没趣,阿彪指着外面说:这是中国人的房子,有中国建筑特色。转头一看,明显是村里的“豪宅”,怎么看也是东南亚的风格,这真是中国人盖的么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据阿彪说是中国人盖的房子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若不是阿彪提示,我还真没注意到两旁民居,几乎每个庭院都伸出烟囱一样的建筑,布满大洞小洞。有人大胆猜测是坟墓,有人说是厨房,有人说是鸡舍…… 阿彪说:卖个关子,先不说。这个埃及人,还知道“卖关子”,看来没少听郭德刚的相声啊。

 

3 .海鲜餐

阿彪相当动听地描述了我们的第一顿埃及餐—亚历山大的海鲜最有名,我们将去的海鲜馆,不仅有新鲜海鲜,还可尝到地道的埃及小饼,沾上调料吃,味道好极了。

我想象一座光鲜亮丽的海鲜店,车却停在一家门脸窄小的小店门口,上三楼,与服务员擦肩而过,他们微笑问好,用的是中文。再看周围,一两个散客也黄皮肤,想来这里是专门接待中国旅游团体,本地居住的中国人也经常光临。等了一小会,端上一碗碗凉菜,有橄榄、蚕豆、土豆丁以及小碗蚕豆酱。蚕豆可是埃及劳苦大众的当家食品,在穆斯林斋月更是全靠它了,小小蚕豆下肚,却有饱胀感,能顶一天,。埃及小饼来了,我撕了一小块尝尝,干巴巴的,味道远远不如中国发面饼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师傅正在烤制小饼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主食端上,两条烤鱼夹着一团米饭,鱼不是现烤的,所以不怎么新鲜,米饭可不是专为中国人准备的啊,埃及人也爱吃米饭。

饭馆对面就是地中海,推窗可见,我随便吃了两口,趁大家还没吃完,拉着相公去海岸边散步。路过三五个埃及小孩,10来岁,他们停下来,兴奋地问我们叫什么名字,我说:张海婕,他们重复几遍,也发不出这几个音,呵呵,干脆简短为“婕, jay”,相公的名字更好读:武, woo。我问他们,what's your name ,几个人争相恐后报上来,那叫一个踊跃。

过马路时左看,没斑马线,右看,没红绿灯,一辆辆车子呼啸而过,无奈,全凭身手敏捷了,逮着没车的空,拉起相公一阵猛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饭馆对面的海滩,冷冷清清的。亚历山大的海滩一到夏天就热闹起来,内陆城市的埃及人会选择来此避暑度假,享受地中海和煦的阳光、洁白的海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海滩上发现一只埃及流浪猫。

 

4 .卡特巴城堡

上了大巴,开赴的的第一个景点是卡特巴城堡,提到它的前身亚历山大灯塔,可真鼎鼎大名,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。

托勒密王朝时期,亚历山大城的地位可不一般,不仅是王朝首都,还是地中海世界第一大城市、与中东贸易最大的中转站,每日进进出出海港的船队熙熙攘攘。而港口海岸线平直,陆地上缺少用于定位导航的地标,夜晚行船稍不留神就撞上礁石。为了给进去船只导航,一座巨大的灯塔立于距海岸 7 米处的法罗斯半岛上,历时 40 年,于公元前 290 年竣工 。

亚历山大灯塔塔高120米,加上塔基,整个高度约135米,分三层,底层是正方形的塔基,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,用来作燃料库、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;中层塔身为八角形,顶层为8根石柱围绕的圆顶灯楼,上面矗立一座希腊海神青铜雕像,灯楼内装有反射镜,据说夜间可以照亮方圆40公里的区域。

公元 956 、1303 及1323 年,三次大地震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。公元1480年,埃及苏丹为了抵抗土耳其来自海上的侵略,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,并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,据传使用的基石就是灯塔遗址的大理石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海岸上的碉堡已有 600 年的历史,还光洁如新,可惜没有多余时间走进去一探玄奥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 亚历山大灯塔原貌。

下车的参观只有半个小时时间,我们在附近晃荡一下,看到不少埃及人在海边漫步,虽说早就提醒了不要盯着阿拉伯妇女看,可当我们发现一个罩着宽大的黑衣、黑布蒙头、蒙面、连眼睛上都带着墨镜的埃及妇女走过时,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。阿彪说,埃及的宗教气氛还是比较宽松,全国有10%的基督教徒,也没要求所有穆斯林妇女严严实实地裹在大袍子里。如此说来,那位装扮像乌鸦的妇女纯属个人偏好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IC:亚历山大新图书馆,在联合国帮助下建立的一座新的图书馆和文化中心。原来的老图书馆,保存着托勒密王朝流传下来的书,但它们都在公元前的一场大火中被毁了。

 

  下一页